- 广州人才网>>广州资讯
-
广州一小区坚持垃圾分类已6年作者:hjq 来源: 阅读次数:2902次 发布日期:2019年7月08日
南都讯 近日,南都民调中心网络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者愿意积极配合垃圾分类;59 .22%的受访者对上海施行“强制分类”表示了“赞同”。国内外经验均表明,垃圾分类是城市发展现代化的必考题,已然得到市民的广泛认同。
作为国内第一批试行垃圾分类的城市,广州现如今垃圾分类情况如何?是否形成了可推广的本地经验?7月7日,南都记者走访了市内两个垃圾分类成绩较为突出的小区,天河区云龙苑和荔湾区汾水花园。
南都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垃圾分类试点小区,通过做大量宣传工作,设置定时投放点,引进第三方回收企业,奖惩结合等多种方式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可推广经验。垃圾分类后,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增强,混投习惯有所改善,产生垃圾量下降超过20%。
天河区云龙苑
100%居民主动分类成习惯
天河区云龙苑小区位于广州大道北江园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7 3 2 7工厂生活小区。2018年云龙苑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以119分位列广州样板小区创建的第一名。
南都记者向沙东街道办了解到,云龙苑从2013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从一开始便推行彻底,不曾中断直至今日。街道办固体废物处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陈佳华介绍:“从2013年一开始,小区所有垃圾桶全部撤走,换上定时投放点。”
记者了解到,在垃圾分类施行的过渡阶段,小区设置误时投放点。在之后,误时投放点也全部撤走。如今,云龙苑只设置了3个定时投放点,每天早7点至9点和19点至21点向居民开放。
云龙苑的垃圾分类成效在全市范围内脱颖而出,这和设置垃圾分类督导员息息相关。自从云龙苑小区试行垃圾分类后,每天早晚投放时间内,投放点均有街道办招聘的督导员引导居民分类,把关垃圾投放环节。这一工作机制也持续运行了6年未中断。
据陈佳华介绍,6年时间过去,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100%,居民主动分类行为100%,准确分类率达到70%以上。
荔湾汾水花园:
老人小孩带动年轻人主动分类
垃圾分类挑战了居民此前便捷的混投习惯,不少居民对垃圾分类不清楚,也无暇顾及。荔湾区汾水花园针对年轻上班族时间紧、心有余力不足的情况,采取了从老人和小孩儿入手,继而带动年轻人主动参与分类。
茶滘街道办城市管理科科长何忠清介绍,汾水花园采取了上门宣传、编制垃圾分类培训教材、利用楼道视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宣传长廊等垃圾分类专项宣传,形成有利于推进强制分类工作的舆论氛围。
在汾水花园的“中心湖”,南都记者看到一条环形长廊两侧贴满了垃圾分类的释义和指引海报,这成为居民日常小区内休闲游走必睹之景。
汾水小区设置有定时投放点和误时投放点。近年来,汾水花园相继引入第三方回收企业,丰富了垃圾回收途径。居民将可回收垃圾投入智能投放点,换取积分,再用积分换取商品。垃圾分类变得智能化,氛围也更浓厚。
汾水花园开展垃圾分类后实现了居民产出垃圾减量的目标。何忠清介绍,垃圾分类后,小区日产垃圾从之前的十五六桶减少到了十一二桶。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钟丽婷 实习生 杨如夏
经验
多渠道宣传、硬件设施配齐、奖惩结合
天河区云龙苑和荔湾区汾水花园均通过了广州创建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居住小区验收,形成了一定的可推广经验。总结两个小区探索推行垃圾分类的办法不难发现,两个小区均在宣传、硬件配置、奖惩制度设计和第三方资本介入方面下了诸多功夫。
广州在推行垃圾分类的实际推行过程中,措施较为温和。沙东街街道办的陈佳华介绍,垃圾分类推行前期,有部分居民不甚理解,甚至有抵抗行为,但云龙苑小区居民至今都未收到一张罚单。街道办都是采取街道、物业、执法人员多方劝导为主,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通过多方人员共同参与劝导,居民也愿意配合垃圾分类工作。
如何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两小区均设置了奖励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居民提出表扬,并奖励日常家用小礼品。
引入第三方回收企业也是两小区的共同做法,云龙苑和汾水花园均引入了第三方回收企业,对可回收物进行智能回收。在何忠清看来,第三方企业的介入在垃圾分类上还有更多作为:“企业只回收了可以变现的可回收垃圾,而不管其他垃圾。如何让第三方回收企业参与到更多类型的垃圾回收环节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命题。”
上一篇:数据掌握能力”成垄断认定标准 下一篇:中央发文杜绝“家长作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