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才网>>广州资讯
科创板正式开板
作者:hjq 来源: 阅读次数:1476次 发布日期:2019年6月14日

    昨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证监会举办了科创板开板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等出席,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翻开了新的篇章。中国资本市场的注册制尝试迈出了第一步。

    220天,从诞生到开板

    科创板创造资本市场奇迹

    开板仪式上,科创板有了自己的英文名字:SSE ST A R MA R K E T,有市场人士解读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代表了资本市场的新的可能性。

    上交所理事长黄红元表示,预计在两个月之内将看到首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短短7个月的时间,科创板的大幕就正式开启,进程超市场预期。这也侧面反映出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其主要肩负两项历史使命:支持有发展潜力、市场认可度高的科创企业发展壮大;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作用。

    资本市场也进入了“科创板时间”。220天的准备中,截至6月12日,有121家企业申请科创板被受理,其中有6家通过上市委会议,3家提请证监会注册。

    220天的时间里,投资者整装待发。目前已经发行的两批次科创板投资基金12只,募集资金超过1120亿元,而在证监会等待批准的科创板投资基金还有近百只。

    博时基金资深研究员齐宁指出:“科创板的进程之所以这么快,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大力扶持科创企业的决心,体现出借助科创板来助推整个社会创新步伐的战略意图;另一方面,由于采用了市场化的发行方式,因此无论是监管的问询速度还是发行人的反馈速度,都大大提速。这是市场化带来的便利条件,也折射了透明化审核流程的科学与高效。”

    科创板形成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企业高估值发行现象或会增多

    截至6月12日,已经有6家企业通过科创板上市委的审核,在上会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询价、定价。

    值得注意的是,注册制下,科创板取消了直接定价,完全采用了市场化的询价方式。证监会则在市场化询价主体、定价与配售机制方面进行有效约束。

    科创板新股发行价格、规模、节奏等坚持市场化导向,询价、定价、配售等环节由机构投资者主导。科创板新股发行全部采用询价定价方式,询价对象限定在证券公司等七类专业机构投资者。

    对于即将上市的首批科创板企业的估值定价,高估值已经成为市场相对一致预期。

    中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秦培景预计,科创板发行定价会系统性偏高。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昨日提醒,科创板的新变化之一是“市场化定价后,与现有IPO定价机制有本质区别,企业高估值发行的现象可能会增多”。

    “当投资者普遍认为科创板新股由于初期供应稀缺均会被二级市场炒作时,在科创板有效报价确定规则之下,为了提高获配概率,网下打新参与者一致预期的最优策略是在合理估值的基础上适当调高报价,因此预计会导致报价区间系统性上移,使发行定价偏高。”秦培景预计。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科创板开设初期的定价不会过高。“在可预期的打新收益激励下,参与询价的机构更有动机压低报价,提高自身获益水平。二则,发行人及主承销商拥有实际定价权,监管机构已经关注到科创板一级市场估值虚高的问题。”中信建投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丁鲁明表示。

    “在金融资产如何准确进行定价方面,这是永恒的难题,我们认为只要做到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即可,剩下的定价问题就可以交给市场了。”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分析师张岸元称。

    “科创板制度也有助于推动中国股市IPO定价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景顺长城基金相关人士对南都记者分析称。

    初期不排除市场波动

    投资者应冷静理性看待

    尽管在发行定价上机构之间出现了分歧,但这些机构几乎都预计科创板开板后大概率会遭到爆炒。

    易会满提醒市场参与各方尤其是投资者冷静、理性看待科创板。

    易会满表示:“开板初期市场供求不平衡,加之新的交易机制需要适应,不排除出现短期炒作、涨跌幅较大的情形。科创企业本身由于技术迭代快、投入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等特点,需要投资者理性研判,更加关注信息披露。”

    “科创板初期上市股票将透支未来的收益;前5个交易日期不设涨跌幅限制,叠加关度注溢价,在情绪的影响下,首批上市的股票很可能复现创业板首批股票的走势,并且透支程度可能更高。”中信建投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丁鲁明表示。

    “如果科创板初期定价偏高,上市一个月后破发率明显高于核准制下的A股,那么网下询价机构会及时调整询价策略,有效报价的估值区间会逐步回归理性;个人投资者在参与投资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冷静,科创板将重新步入良性发展通道。”秦培景表示。

    张岸元对南都记者表示,科创板是证券市场各方面改革渐进推进过程中,突破性的基础制度建设,我们应当以包容的心态看待。

    “目前科创板的首要任务是如期开板,至于制度方面的细节可以在实际运行中逐步予以完善。”张岸元称,关于市场波动,相关各方可以准备预案,但我们认为大家都应当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制度能完全抑制市场的投机,如T + 0的交易制度在平衡买卖双方力量的同时,也可能会进一步助长投机,因此对于短期的投机行为我们要给予一定的包容度。

    “在二级市场方面,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在投资科创板的过程中,会面临机遇与挑战。行业投资必须仔细分析公司的具体情况。因为科创板包括注册制带来的企业会越来越多,退市机制也会越来越严格。从这点来看也是对投资者的挑战,即必须具有更加专业的水准,或者说价值投资的趋势非常明显。”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武超则表示。

    易会满表示,在进行科创板制度设计时,监管部门已经就市场热议的问题和可能带来的风险,尽最大可能予以评估完善,并做好了相应预案。科创板将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持续优化各项制度安排。

    采写:南都记者周亮

    关注

    中国资本市场将迎9条开放重磅举措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13日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证监会近期将陆续推出一揽子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包括修订Q FII/R Q FII制度、允许合资证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境外股东实现“一参一控”等9条。

    这9条举措涉及资本市场的诸多方面:

    1.推动修订Q FII/R Q FII制度规则,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2.按内外资一致原则,允许合资证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境外股东实现“一参一控”。

    3.合理设置综合类证券公司控股股东的资质要求,特别是净资产要求。

    4.适当考虑外资银行母行资产规模和业务经验,放宽外资银行在华从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的准入限制。

    5.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

    6.持续加大期货市场开放力度,扩大特定品种范围。

    7.放开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私募产品参与“港股通”交易的限制。

    8.研究扩大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拓展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渠道。

    9.研究制定交易所熊猫债管理办法,更加便利境外机构发债融资。

    投资者要重点关注5方面新变化

    对于13日正式开板的科创板,易会满表示各市场参与方特别是投资者要重点关注5个方面的新变化。

    1.发行方式改变后,如何平衡好注册制与把握上市公司质量这对关系,需要经过市场检验,这会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势必带来退市这个“出口”会更加常态化。

    2.市场化定价后,与现有IPO定价机制有本质区别,企业高估值发行的现象可能会增多。

    3.开板初期市场供求不平衡,加之新的交易机制需要适应,不排除出现短期炒作、涨跌幅较大的情形。

    4.科创企业本身由于技术迭代快、投入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等特点,需要投资者理性研判,更加关注信息披露。

    5.科创板的制度创新在试点初期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有一个逐步磨合的过程,可能引发一些市场风险。新华社

(信息收集:广州人才网)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11.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俊才网® 版权所有
广州人才网专注广州人才,服务广州企业,致力于打造一个资源丰富的广州人才招聘网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