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才网>>佛山资讯
政风行风评议 群众媒体当"考官"
作者:admin 来源:佛山日报 阅读次数:4242次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08日

  经过行评团、媒体和社会各界群众对整改情况的“加考”,昨天,市国土、建设、工商和安监四个系统“拿”到今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最终成绩。被评议单位接受群众媒体对整改情况的询问,这在佛山是首次。

  昨天,市政风行风评议整改情况汇报和评议总结会召开。从今年4月开始,我市组织了对市国土资源、建设、工商行政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经过宣传发动、自查调查、落实整改三个阶段,昨天进入第四阶段评议总结。总结会上除了行评团成员,还首次请来政风行风调查阶段参与座谈的群众代表,以及市内各新闻媒体前来参与评议。来自行评团成员、媒体和群众代表向四个部门“一把手”提出问题,各个部门依据自身职责范围,逐一细致解答提问。

  据了解,明年9至10月期间,行评团还将对被评议单位进行“回头查”工作,检查被评议单位有否针对评议总结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冼瑞伦强调,今后佛山要围绕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依法行政这三方面开展行评工作。要将行评工作逐步向与人民群众联系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重点岗位、重点窗口延伸。行评结果除了向被评议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或通报,还要向社会公开。

  根据总体评议结果,市工商、国土、建设和安监四个系统的评议优良率分别为96.26、96.15、94.27和92.17。

 昨日,我市就对国土资源、建设、工商和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展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与往年只由行评团打分不同,今年,各部门“考官”增加到5大成员。群众代表成了主要的“考官”。

  此外,新举措引来新火花。群众针对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咄咄逼问”,四部门负责人一一接招。现场气氛热烈,最后经过评议,四个部门的优良率都达到92%以上。

  现场扫描:

  群众现场“考”部门

  昨日的评议会在市委小礼堂举行,分上下两场举行。上午是国土资源和建设系统接受评议,下午是工商和安监系统接受评议。

  虽然是以会议的形式召开总结评议会,但现场的布置却异于平常的会议。部门与市行评团、群众代表没有了主次之分,也没有主宾之分,双方从主席台以下成竖排,面对面坐着。

  现场气氛最热烈的,莫过于原定1个小时的现场询问环节,50多位来自全市社会各界的群众代表、媒体代表成了“考官”。现场询问环节刚开始,群众代表就纷纷抢“麦”,往往这边答复的语音刚落,那边已经拿起“麦”又发问。

  也有群众代表更多是提建议,“我觉得目前佛山安全生产制度很完善,关键是如何抓落实,如何监督。”“政风行风建设关键是观念转变,建议学习国际通行的‘顾客导向型’的政府机关作风思路。”……面对这些,局长们也热情响应,同时不忘认真记录。因为市民提问踊跃,上下午两个询问环节共延长了1个小时。

  询问环节结束后,群众代表和媒体代表还对四个部门的政风行风进行了民意测评。

  三大变化:

  先整改后测评

  其实,我市每年都会选取若干个部门,展开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不过今年的政风行风工作有了新的举措。

  据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刘耀淳介绍,主要有三大变化,一是在评议步骤上,由原先的先评议后整改改为先整改后评议,“目的是引导被评议单位切实将精力放在对突出问题的解决和整改上,以整改来促进我们的工作和作风。”

  第二大变化是加强了群众的监督作用,在最后的评议会议中,专门邀请部分在政风行风调查阶段参与座谈的群众代表参与评议,“行评团调查报告指出的存在问题都是群众提出来的,整改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实际效果如何,他们最有发言权。”

  第三大变化是总体评价方法由原来行评团根据调查情况评定为优秀、良好等档次,改为综合评价,最后的综合评议分数实行百分制,由市行评团领导小组、行评团、群众代表、各区评议结果、社会调查问卷等五部分组成。按不同的权重最后统计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各层次百分比率和“优良”百分比率作为评议结果。

  百姓点题

  问题1:限塑令为何屡禁不止?水货手机、山寨手机、问题电池何时能禁?

  市工商局:今年,市工商局共收缴了30多万个不符合标准的塑料袋。但是,限塑令屡限不止,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市民的消费观念一时改变不了。今后工商部门会继续加大监督力度。

  至于水货手机、山寨手机、问题电池的存在,原因复杂,比如鉴定工作比较复杂、违法成本低、执法手段有限等,这些问题将成为市工商局今后的工作重点,认真研究解决办法,给予大力打击。

  问题2:深村油站后面被围起空地已空置多年,为何未被收回?

  市国土资源局:深村油站后的土地属于旧城改造的土地。我们出让的土地有两种,一是政府的储备土地,另一种是旧城改造的土地。旧城改造的土地一般由开发商负责拆迁,拆迁后再进行开发。现在旧城改造土地遇到的问题就是拆迁和规划的确定需要较长时间。

  但是,在出让土地时,我们都是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监管,按照土地市场的动态和监管系统进行管理,在出让土地时签订的合同也对土地开发的年限、土地建设的年限有明确的规定,我们也会据此经常去检查。今年,市纪委、建设局和我们局就进行了一次联合检查,专门对出让土地进行专项检查。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进行监管,加强管理力度。

  问题3:小摊小贩无证经营固然违法,但他们都是些低收入人群,对此,工商部门如何帮助他们?

  市工商局:目前,《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还在征询意见之中,等意见出台后,政府指定经营场所,小摊小贩无证经营问题可望解决。

  问题4:房价越来越高,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门有何措施进行监管调控?

  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房价的高低是由市场经济调控的,政府部门不好控制。我们要做的就是规范房地产开发商依法依规经营,这也是我们政府部门监管的职责。开发商经营在市场上销售房屋,我们也有规范他们的步骤,比如大力打击哄抬房价、空盘虚售等所有出现的不良行为。

  部门举措

  市安监系统

  每月公布安全生产信息

  昨日,群众对安监系统的现场询问中,焦点集中在危险品与安全生产等方面。有行评团成员认为,安监部门对危险品监管和查处乏力。

  对此,市安监局局长苏斌表示,市安监局改进监管方式,从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拿出25万元,扶持企业开展远程视频监控接入工作,目前全市已有8家危化品企业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监管部门和企业在网上实时监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并通过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分级监管制度,强化对C、D(共4级,从好至坏分别为A、B、C、D)类企业的监督检查。

  通过一系列措施,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各类事故宗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各项指标,同比均下降两位数以上。

  会上还有市民提出不清楚身边企业是否安全生产,希望安监部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对此,苏斌透露,目前,市安监局已开设网站,每个月都会公布全市安全生产数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成绩单:优良率92.17%

  市国土资源系统

  探索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昨日的评议会上,针对国土资源部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避免土地被违法违规使用上。

  “发展需要土地,但土地不能乱开发,请问国土资源局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红线之间的关系?”市政风行风评议团团员梁祥提首先抛出问题。

  “保红线,保增长、扩内容、调结构是我们的原则。”对此,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潘念礼表示,目前,国土资源局正在加快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在确保佛山发展所需用地的同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比如设立不开发区,探索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目前,市委市政府设立的城市不开发区共有1400平方公里,大于我市规划到2020年1357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规模数,占全市总面积的36%左右。目前,南海已在全省率先实施每年每亩基本农田给予500元补贴。

  而对于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话题,潘念礼表示,前期国土资源部门专门加强了对现有人员相关的培训,率先在全省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提高地质预报预警准确性。另一方面,则认真开展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核实、调查。

  成绩单:优良率96.15%

  市住房与城乡建设系统

  监控网上备案系统   “房地产销售的统计数据能否实现即时更新,让市民清楚明白楼盘销售情况?使市民与开发商的信息更对称。”有市民问道。

  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局长林灼杰回答道,对网上备案系统信息的更新,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早有考虑,已准备设置一个网上监控功能,“开发商的房屋单价当日是多少钱,我们让他当天公示,在一个月时间内,这个公示价格不能更改。”林灼杰说,目前市民关注的房屋销售问题是价钱不透明问题,如果开发商要修改房产价格信息,必须提出申请经审核通过才能在监控系统里改。

  林灼杰还介绍,市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门将对网上备案系统进行规范,实时公布发放房屋预售证的情况,一个楼盘卖了多少房还有多少房,这些情况市民都可以在网上直接查看。

  物业管理也是近年来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对此,林灼杰认为,症结在于绝大部分小区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他表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修订的《佛山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将在年内出台,当中明确镇街和居委会要在帮助小区成立业委会方面发挥作用。

  成绩单:优良率96.27%

  市工商系统

  视频监控肉类市场

  昨日,现场媒体向市工商局首先抛出重磅话题:“前些时,佛山市场出现死禽肉,市民对市场安全不放心,对工商工作不是很满意。”

  面对媒体和市民的质疑,市工商局局长李学昌坦言,“放心肉是一个产业链问题,需要齐抓共管、联防齐治。但目前,食品安全确实是有管理死角。”

  目前,市工商局根据这段时间反映的集中问题,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一方面加强市场巡查,比如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阶段性驻场监管、措施巡查监管制度等,保证食品安全质量。同时,市工商局通过实施活体动物进场检验,交易区视频监控等措施,严防病死动物交易行为。

(信息收集:佛山人才网)

(信息收集:广州人才网)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11.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俊才网® 版权所有
广州人才网专注广州人才,服务广州企业,致力于打造一个资源丰富的广州人才招聘网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