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人才网>>佛山资讯
-
食用油价格涨,“限价令”下也难降作者:ywh 来源: 阅读次数:5602次 发布日期:2011年8月17日
物价不断上涨,油价也跟着飞涨起来,食用油价格涨,“限价令”下也难降,详细内容请阅读佛山人才网整理的下文,仅供参阅。
最近各地不断传来食用油涨价的消息。到底为何要涨价呢?“限价令”能否让价格下降呢?最近半月谈记者在皖鄂鲁黑四省油料作物主产区的调研,发现“限价令”等方式无法从根本上降低食用油价格,解决油料作物的供需矛盾才是根本。
油涨背后一:
农民种“油”收益低导致生产萎缩
记者在油料主产区走访时,农民普遍反映种“油”利润微薄,甚至亏本。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010年,农民种植油菜的亩均纯收益仅为35元,用农民的话说,“还不够一包好烟的钱”。
荆门市掇刀区林镇双碑村4组村民朱德林家里种了8亩油菜,亩产约250斤。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种子、化肥共1000元,农药100元,整地500元,脱粒300元,成本共1900元,平均每亩约238元。“今年只期望油菜籽能卖到每斤2.5元以上,否则,考虑到人工成本还是会亏的。”朱德林说。
而种植大豆和花生的农民日子也不好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豆农李志财说:“去年种了50亩黄豆,才挣了4000多元钱。今年这些地都改种玉米了。”
山东临沂市郑山镇张沙埠村村民张桂星对记者说:“虽然今年花生收购价格比往年高了不少,但农资也在涨。这两年我身边的农民都不愿意种花生了,费工费力不说,还赚不着钱。”
记者调查发现,我国食用油原料生产萎缩态势非常明显。安徽省油菜播种面积从2007年的1200多万亩下降到2010年的950万亩,总产量也由40多亿斤下降到24亿斤。而在花生价格创出历史新高、花生良种补贴政策实行的双重利好刺激下,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不仅没有出现预想中的“高涨”,反而呈现出持续低落的态势。2009年较2003年,山东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下降了320万亩和26万吨,降幅分别为22%和7%。大豆的萎缩则更为明显。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从去年的6720万亩降到了目前的5000万亩左右。
油涨背后二:
外资垄断价格容易被操纵
与国内油料种植量持续下滑相对应的,则是食用油进口量的逐渐攀升。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说,我国油脂净进口折油总量已由2000年的461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2088万吨,10年增长约353%。我国的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已从60%下降到37%左右,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指出,这已超过国际安全预警线,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依赖进口无法确保中国食用植物油安全。2010年中国油料进口量已占全球进口量的一半以上。当年全球主要植物油期末库存只有1000多万吨,不足我国食用植物油半年的需要量。
在进口大幅增加的同时,记者调查时还了解到,在国内加工和销售环节,外资企业近年来则步步为营、渐有垄断之势,内资企业纷纷被收购或淘汰出局。
国内食用植物油加工能力六成以上已有外资身影。张汉林介绍称,跨国粮商在我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已参股控股60多家,占总股本的66%。中粮集团提供的资料表明:2010年,外资控制企业加工大豆2000万吨,占全国大豆加工量的40%。
在销售领域,外资同样是步步紧逼。中粮集团提供的资料表明,除压榨和精炼环节外,外资还进入更下游环节,包括小包装食用油、专用油脂等。目前外企丰益集团已占据国内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市场50%以上,旗下有金龙鱼、元宝、口福等10多个品牌。
有关专家进一步分析指出了外资控制我国食用植物油全产业链条对国家粮油安全的三个威胁:一是价格容易被操纵。作为生活必需品,食用油的需求是刚性的。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可随意提高价格,在销售上却不受太大影响。
二是由于世界粮油加工企业的竞争格局非常稳定,国际巨头容易合谋共同操纵市场。
三是由于国际巨头控制整个产业链条,可在集团内部调整库存、价格和利润,会进一步导致政府监管困难。
张汉林指出,一旦国内压榨和原料生产萎缩至无足轻重的状态,外资必然会利用垄断地位,通过提价等措施谋取更大暴利。
对策:
源头上加大补贴力度
接受记者采访的种“油”农民、基层干部和相关专家一致认为,应在源头上加大对种“油”农民的补贴力度,稳定本土油料生产,提升种植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张汉林说,对农民进行补贴有三个好处:第一,这是国际通行方法;第二,可有效提高农民种植油料作物的积极性,进而稳定产量;第三,可降低成本,提高本土油料作物的竞争力。
专家指出,尽快突破油料产业技术瓶颈也是提升国产油料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此外,建设保护种“油”农民利益的合作组织意义重大。
(综合半月谈、人民网)
■网络反响
@鲍鲍1206:鸡蛋涨了,面粉涨了,油涨了,糖也涨了,如此看来今年的月饼是非涨不行了。
@2011飞扬的围脖:关乎民生的东西都在涨,为何平民工资不见涨?
@筱筱博洛尼:除了工资,身边的一切几乎都涨价了,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坚强的活下去,因为墓地现在也涨价了。
@千万里追寻你:早上看新闻,糖涨、油涨、肉涨、菜涨,一切都在疯涨,这世界到底这么了?专家论因,简单而又明确:短期“供需”失衡,不用惊慌失措!真的这么简单吗?刚建国到改革开放前,长期“供需”失衡,为什么物价反而没有疯涨呢?我看,无限制的超常发展、对资源的过度掠夺、政府的控制不力,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吧!
相关招聘信息:电脑美工招聘 收银招聘
上一篇:祖庙无证"医生"门口卖凉茶,屋内看杂症 下一篇:拖了半年多,市民卡为何还没发?相关资讯